合肥在线讯(记者 王旭)1月11日,记者从“美好合肥‘十三五’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了解到,“十三五”期间,合肥建成城市阅读空间110多个,累计接待读者1816.3万人次,外借图书361万册,举办各类活动16811场,群众在书香浸润下,文明素养悄然提高。
倡导全民阅读让书香飘满全城
目前,全民阅读活动成为全国性文化品牌,合肥连续多年荣登亚马逊中国发布“最爱阅读城市”排行榜榜首,2019年合肥位居城市阅读指数排行榜第八、省会城市第三,荣获2019年“中国十佳数字阅读城市”。
2019年6月破土兴建的市中心图书馆,主体工程即将封顶,突出“四大特色”——人本、文化、智慧、绿色。
高标准加强公共场馆建设。推进基层公共文化场馆达标升级,县(市)区6家图书馆进入全国县级以上上等级公共图书馆行列。目前,全市拥有公共图书馆8个、公共文化馆10个、公共美术馆3个、公共博物馆15个、公共文化展演中心(剧院)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30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638个,建成率达到98%。
围绕资源共享、搞活做优,积极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转型升级。高质量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文化惠民工程资金实际到位率、资金拨付率、资金使用率均为100%。全市160个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实现免费开放。
文艺演出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中国曲艺牡丹奖合肥赛区比赛、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合肥分会场、“一带一路”国际舞蹈大会……一批国际化、全国性的文化活动,既提升了合肥文化整体层次和对外影响力,又引领提升了基层文化活动质量和水平。
同时,“十三五”期间合肥举办了“大湖名城、悦读合肥”全民阅读、新年音乐会、新春文化庙会、“幸福家园”社区广场文化周、全民文化活动季、“双文广场”交响音乐会、“戏曲进校园”、优秀民营院团“乡音乡情”巡演、“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旅游迎春购物节等一批全市性文旅活动。
更有多部作品登陆上海大舞台,《立夏》、《庐剧经典唱段交响音乐会》在上海国际艺术节主会场展演,庐剧《十八相送》参加上海中秋戏曲晚会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团拜会演出,原创古装庐剧《三孝口》作为长三角科创走廊九城市首届民营剧团优秀剧目交流开幕式唯一剧目在上海松江区成功上演。
制作完成《合肥旅游指南》系列丛书、《合肥旅游形象宣传片》,到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开展旅游推介,线上线下宣传合肥文旅,塑造“美丽合肥、养人之城”旅游品牌新形象。
规上企业537家市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十三五”期间,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占GDP比重2018年提升到5.42%,新业态占70%以上。全市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共2.97万户,占全省三分之一,其中规上文化企业537家。
创建成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三河古镇晋升国家5A级景区,半汤温泉养生度假区获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安巢经开区半汤街道汤山村、长丰县杨庙镇马郢社区、庐江县万山镇长冲村获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设立了全省首个创意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合肥)园区。包河罍街、新站黉街、蜀山半边街、庐阳建华文创园、包河合柴1972、瑶海长江180等一批特色文化街区(园区)形成品牌效应。
成功创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3个、省级旅游小镇3个、省级乡村旅游创客基地3个、省级研学旅游基地5个、省级特色旅游村13个。投入9500万元,支持17个旅游扶贫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长丰马郢等11个旅游产业扶贫项目,成为全市产业扶贫的亮点工程。
数据显示,2016-2019年合肥共接待国内游客4.78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382.67 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