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港试通航 见证东平水运前世今生

泰山网讯 元代京杭运河流经山东东平,1902年漕运告终,历时600多年。断航一百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泰安人、东平人心揣复航的梦想,历经两年建设后,东平港老湖区目前重新具备通航能力,这里将激荡起新的发展浪潮。系列报道《通江达海东平港》今天播出:东平港试通航,见证东平水运前世今生。

东平境内的东平湖是京杭运河复航工程的重要枢纽,东平港占据着京杭运河通航段最北端起点港的重要位置。大运河孕育一辈辈的东平人,了解过去繁荣运河文化的东平人,现在无比盼望着重现昔日千帆竞过的景象。

东平虽然是一座内陆城市,但历史上水运繁华,曾是商埠重镇、水旱码头,《东平县志》记载我市京杭运河“黄金时期”繁荣景象——“在昔运河畅通,漕运兴旺之时,帆樯林立,商船汇集,岁运漕米四佰万石”。

京杭大运河被视为我国古代水利建设的一大奇迹,在东平段,更是建造了有‘运河之心’之称的戴村坝。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我市抢抓机遇,大力实施港航复兴工程,拉开新港航建设的帷幕。

而随着京杭大运河泰安段通航,东平县、泰安市“因水而兴”迎来发展良机。据省政府批复的《泰安港总体规划(2016—2030年)》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到2030年,泰安市每年水路运输吞吐量,煤炭将达到400万吨、金属矿石400万吨、水泥木材300万吨,总吞吐量将达到3950万吨,可节约社会运输成本10多亿元,对GDP的贡献率约为30亿元,创造近5万个就业岗位。

||未分类

Related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